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>创意策划>广告杂烩>详细内容
中国企业公关危机点评(1)
作者:王生升 时间:2008-9-14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-
过去的三十年,对中国企业来说,是一个里程碑,改革开放,使许多企业能手在政策的激励下,创造了发展奇迹。联想、TCL们已经在国际化的征途中高歌猛进,成为万千企业学习的榜样。然而,在一路辉煌的背后,还有一些曾经惊涛骇浪、声名显赫的企业,现在已经彻底消亡或者淡出我们的视野,这些时代的弄潮儿,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?
危机公关(中国)援助中心首席顾问王生升先生,从近年企业危机和失败的案例中将陆续筛选出100家个案,从危机管理的角度进行点评,让经营者从过往的失败中汲取管理的养分,进行深刻的反省,趋利避害,转危为安,使中国企业走得更远!
悲情英雄之一 秦池:一个标王的陨落
白酒行业,总是充满着传奇。
地处山东潍坊市的小县城的秦池古酒,就是过去30年中不能不说的一个传奇。起初只是一个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小酒厂,半死不活,从未走出过潍坊地区。1993年,自从一个叫姬长孔的人担任厂长后,通过在中央电视台广告轰炸,秦池古酒走向全国,成为家喻户晓的白酒品牌。1995年11月8日,秦池以6666万元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标王,之后第二年,又以3.2亿元的天价夺得标王,这一数字相当于秦池当年利润的6.4倍,比当时竞标的第二位高出整整1亿元,在面对众多媒体和企业家的提问,厂长姬长孔对着当时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谭希松女女士(策划广告招标项目的主要负责人)说,我们做广告,每天从这里开进去一辆捷达,开出来一辆桑塔纳,后来的说法改成开进桑塔纳,开出加长林肯。作为当地利税大户,各种荣誉随之而来,秦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,销售额将近10个亿。1997年来自《经济参考报》的关于“秦池古酒是用川酒勾兑的”的系列报道引发媒体危机,当年销售滑落至6.5亿元,1998年仅为3亿元,2000年因为一起官司,秦池败诉,并裁定拍卖“秦池”商标,2004年,秦池酒厂被“资产整体出售”,无人问津,世事沧桑,令人感慨。
危机公关(中国)援助中心首席顾问 王生升点评:
90年代的中国,由于特殊的政策条件和经济环境,企业屡创奇迹,秦池通过媒体炒作,一炮走红,是时势造英雄,当然,这跟当时企业家对强势媒体的认识和社会环境的把握有很大关系;
奇迹发生后,影响力往往是短暂的,昨天的辉煌只是过去。作为企业,必须趁热打铁,在战略制定和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夯实自己,练就一番好武功, 而秦池所缺的就是这样一种战略,想通过持续的非理性的广告策略延续成功,企业家在媒体广告上面的赌性让企业无限放大,快速声名鹊起,也引起了媒体的大面积的关注,这种关注不仅仅是企业积极的一面。所以,过度造名有时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陷阱。
危机公关能力欠缺。面对媒体的发难,秦池缺乏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,其实,就当时的媒体攻击来说,不至于让秦池无话可说,譬如“川酒入鲁”,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新闻,但在当时的白酒行业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,山东历来有从四川收购散酒的传统,秦池不是第一家,也绝不是最大的一家;再如“勾兑白酒”,比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更为先进,但这些对于一个初创的企业来说,找不到有效的表达渠道,之后面对媒体的穷追不舍,秦池表现出一个暴发性企业的公关危机稚嫩。在媒体左一轮右一轮的攻击中,连一句无辜的话语都没有说出来。
悲情英雄之二 吴炳新的三珠“帝国”
1994年8月,吴炳新和其儿子共同创立三株实业有限公司,三株口服液同时研制成功,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1.25亿元,1995年以自己创立的四级营销体系挺进农村市场,取得巨大成功,一年后销售额达到了80亿元,在其鼎盛时期,把三株开到了全国各地,注册了600多个子公司,销售人员达到15万多人,紧接着公司开始向医疗、精细华工、生物工程、材料工程等行业发展,兼并20多家制药厂。1998年3月,湖南常德一老汉因服用三株口服液死亡,和三株公司打起了官司,全国媒体以《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》为标题进行密集报道,至此三株危机全面爆发,销售额急剧下降,帐目出现亏损,工厂停产,社会传言三株已向有关方面申请破产;到1999年,常德官司尽管胜诉,但赢了官司,输了市场,三株在全国所有的办事处和工作站全部关闭,疲态尽显,2000年的市场上三株产品几乎绝迹了。
危机公关(中国)援助中心首席顾问 王生升点评:
三株广告宣传战术的误区:狂轰乱炸,望而生畏的品牌形象塑造。
在中国早期的市场环境中,广告是产品推广的一柄利器,可在短期内使销售额迅速增长,三株过多地运用这种战术,每到一处,广告泛滥成灾,长此以往,这种行为对品牌美誉度的破坏是一种灾难,凭借王婆卖瓜式的广告开路,忽略品牌美誉度的培养,结果可想而知。另外,三株跟当地的媒体关系是靠投放高额的广告费来维护的,一旦企业周转资金不灵、厚此薄彼、广告款出现拖欠,媒体“翻脸”是常有的事。
不正当的市场公关策略。三株产品甫一上市,终端推广与政府机构建立暧昧关系,拉拢腐蚀职能部门;无情对待竞争对手,树敌太多。三株公司内部曾经出了一份关于《三株公司信息工作规范》的文件,其实就是对于竞争对手的“杀手锏”,文件这样要求:“根据信息,进行系统分析,结合当地实际情况,出对策(例如,对其违法行为进行举报,对其义诊活动进行破坏等)。市场人员的特殊使命是:1)与各地经理配合,通过我们的公共关系,通过种种手段拉拢、瓦解竞争对手的公共关系,使其为我们服务;2)力争在较短时间内,在对手的内部建立‘线人’。。。。。。”诸如此类的策略屡见不鲜。尽管当时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发展良莠不齐,企业在初创时期或多或少会运用一些非常手段,但走上稳定发展后必须革故鼎新,以规范透明化的运作表现一个企业的优秀文化。
稚嫩的危机公关策略,使三株在面对媒体发难时,缺乏应对智慧。首先,三株在发展过程中盲目自信,危机意识淡薄,销售推广的成功,忽略了企业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;第二,在媒体发难时,没有进行及时的危机公关,责任心缺乏,既然有了喝死消费者的惨剧,作为企业,应该从负责任的角度,主动停止口服液的销售,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,在第一时间赢得消费者和媒体的信赖。但事情发生后,三株反复强调“灵丹妙药”、“肯定没有问题”,而没有顾及到受害人和消费者的感受;第三,公司在危机发生后,凭一时之勇,和当事人唇枪舌剑、对簿公堂,至使事态进一步扩大。如果事情发生后,如果借助第三方力量进行周旋,危机可能会缓解许多。虽然最终的结果是三株胜诉,但这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了,此时三株已经气数已尽,无力回天。